2021年中国北方冬季清洁供热项目竞争性评价结果公告
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2021年中国北方冬季清洁供热项目竞争性评价结果公告》,计划2021年确定20个项目为华北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支持的冬季清洁供热项目,除2017年至2019年纳入中央财政冬季清洁供热试点的43个城市之外,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支持的城市总数将达到63个
2021年中国北方冬季清洁供热项目竞争性评价结果公告
与第一批项目相比,目前的清洁供热已经有了不少“理性”,对后期存在问题的反思也普遍出现在各种调研之中“一年看一次费,“三年看质量,五年看维修”,售后服务和维修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如果对已实施清洁供暖的地区不够重视和管理,可能会导致末期居民运行维护费用的增加,而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户可能会恢复使用散煤取暖,导致清洁取暖前期工作失败。”清洁取暖专家赵文英提醒
运行维护问题给用户带来困难,政府和企业
暖气片厂家小编了解到,在一些实施清洁供热的农村地区,供热设备坏了没人修,厂家电话打不通,上门维修不及时,供热温度不够,这已经成为困扰用户的另一个问题,除了高昂的成本。虽然农民在选购取暖设备时通常会与厂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但厂家的售后服务往往跟不上,因此用户只能拨打市长热线投诉。暖气片厂家小编获得的一组数据显示,仅2019年供暖季,南方某区县“12345”热线投诉就有2000多起,但政府部门面对大量投诉并非万能。居住在农村的居民比较分散,当地没有一家清洁供热设备供应商中标。目前,县政府负责这项工作的只有两三个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很难处理居民的投诉,也很难与设备厂家“高速”联系,自然也很难让居民完全满意。此外,对煤改气、煤改电的安全使用也有要求,特别是在管道隐患较多的农村地区,这使得风险指数飙升。保证清洁供热的安全运行也让地方政府承受着“高压”
但在供热设备企业端,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不是我不修,真的很难做到。农村市场大,用户不集中,交通不便。我们的售后服务投入是城市的几倍,但农民很难享受到城市用户的售后服务体验。真是吃力不讨好!”一家电采暖设备生产企业坦言
“公说公有理,老太说老太有理”,清洁供热的长期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显然不是用电采暖和燃气采暖设备取代煤炉。
专业化、智能化运营是“良药”
《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已提升至60%以上。同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70%。
但有业内人士提醒,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开展初期,项目建设管理标准缺失,不规范施工和低质产品大量涌入市场。加之农村居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催生大量售后维保压力和安全风险。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严重影响农村居民清洁取暖改造的积极性。
对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能源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选认为,当前清洁取暖已进入“2.0时代”,由建设期进入运维期,应更注重实际运行效果。其中,提高售后服务、故障处理能力是重要一环。“可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建立维保服务体系和信息监管平台。”
“农村清洁供暖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全系统、跨结构优化,要有专业化运营队伍作支撑。”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吴吟在日前召开的2021中国农村清洁取暖高峰论坛暨县域清洁取暖发展峰会上强调,“清洁取暖必须符合现代能源体系要求。除了安全高效、经济便捷、清洁低碳外,智能互动也是必备要素。”
“推动‘政府监管下的市场化’是未来清洁取暖的必然趋势。要实现这一目标,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将发挥重要作用。”新奥集团一城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瑞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借助此类平台,除了可为政府主管部门快速解决报修及投诉问题外,还可获取大数据分析,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对用户而言,报修可以更便捷,甚至还可实现智能化温度控制,进一步减少取暖支出。而取暖设备供应商也可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
智能化平台不能沦为形象工程
在清洁取暖智能化运维方面,已有部分地方政府“吃螃蟹”,并尝到了甜头。
据鹤壁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园林绿化中心主任肖慧介绍,该市已建成北方地区首个“清洁取暖智慧监管平台”,具备信息管理、建设监管、运行监控等113项功能,为该市清洁取暖的可持续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但要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智能化清洁取暖”并非易事。
张瑞直言,清洁取暖“大干快上”时期,主管部门和责任单位无暇考虑长远规划,或有“等靠要”思维,普遍缺乏系统性的数智化规划和思考并以此来布局。还有一些区县主管部门并未明确清洁取暖后期运营管理的责任主管部门,搭建智能管理平台更是无从谈起。
而即使搭建了智能化平台,也并不意味着就能真正发挥作用。
“有人认为平台一上就灵,‘唯平台论’,导致一些工程成了形象窗口,失去了实际作用。”张瑞进一步介绍,清洁取暖的数智化平台需要长期运营,根据用户、企业和政府三方需求和反馈持续迭代产品与服务。“此外,只有平台方是不够的,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企业全面参与、打破原有供应商‘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局面、共同沉淀数据同样重要。”